自2004年国内首支人民币理财产品面世,银行理财已历经十余年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徽商银行的辉煌十五年,也正是我行理财业务从小到大、融入大资管、开启新征程的十五年。徽商银行全体资管人用汗水挥洒青春,用斗志引领步伐,用脚步踏出梦想。
一 “九越”波折渐平复 千里行始于足下(2008-2010)
回首十几年前,作为较早涉猎理财市场的城商行之一,我行的理财业务发端于“黄山松”产品,投资运作依托于日臻成熟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几年间多以模仿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主,也曾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
经历了两年的沉默期,我行对理财业务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审定。2010年4月,我行理财业务正式重启,以全新的品牌,全新的姿态,全新的市场定位,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开拓。2010年6月,首期“本利盈”银信合作债券类理财产品问世,标志着徽商银行“智慧理财”扬帆起航。
二 终日乾乾小作坊 固定收益全覆盖(2011)
我们充分考虑安徽地区客户的投资需求特点,依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传统优势,逐步确立以保本产品为核心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要投资方向。继债券类理财产品之后,2011年4月,推出“现金宝”货币市场工具类产品;2011年6月,在安徽市场首家推出与SHIBOR挂钩报价产品;2011年11月,推出“周周赢”等开放式产品,填补理财业务重要空白。随后我行逐步构建了货币市场类、债券投资类、组合投资类、定向资产管理类、信托受益权投资类以及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类等较为完备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体系。
管理模式上,2011年7月,完成全行理财业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再造,为未来几年跨越式发展奠定体制基础。2011年10月,发布《理财业务季报》和《每周理财发行信息及指导报价》,建立了理财业务专门的信息平台;2011年12月,正式建立理财专员制度,打通了产品设计部门与销售一线的直接沟通渠道。
2011年,全行理财发行规模奋力突破200亿元;那一年,徽商银行资管团队仅有六个员工,没有系统,纯手工操作,披星戴月。
三 解放思想破藩篱 组合投资新跨越(2012-2013)
2012年,我们用“组合投资类”打破旧有锢化的产品类型命名方式,冲破了按照单一资产类型配置的思想藩篱,引领我行理财从“一对一”时代走向“一对多”时代。在合作机构方面,从银信合作走向银证合作;在收益类型发面,大力推动非保本产品常态化发行,逐步实现理财“轻资本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理财资产管理系统上线,极大提升了信息科技化水平。当年,我行成功当选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成为仅有的三家城商行常委单位之一。
2013年8月,据《证券时报》报道,一期挂钩“1M”SHIBOR的产品以超过8%的较高收益率水平在“钱荒”期间公开披露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位居全国第一位;2013年11月12日,徽商银行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我们同期推出“H股上市 感恩系列”特惠理财产品。
2013年,我行理财发行规模突破500亿元,存续规模首次达到100亿元,资管人披荆斩棘、继续前行。
四 一卷风云琅琊榜 囊尽江淮好理财(2014-2015)
数年间,徽商银行理财业务一点一滴的成绩与荣誉,离不开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提携指导,离不开行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前中后台的分工协作,才诞生了很多明星产品。
2014年6月,我们全面拓展组合投资类和定向资产管理类产品的投资范围; 2014年12月,开展“理财缤纷月”专项活动,推出“双十二”秒杀产品、“平安夜夜市理财”、“老有所享”养老理财、普惠金融“徽农旺财”产品等多项创新产品;2015年10月-12月,推出“行庆十周年”专属理财产品;2016年9月,推出“天天鑫”活期化理财、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
2015年9月,我行的理财存续规模突破500亿元。从200亿到500亿,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
五 服务实体重任担 社会责任在路上(2016)
2016年,我行成功连任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我们积极践行常委单位职责,切实担负起服务实体经济、贯彻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
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我行通过有限合伙基金的形式,开展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满足企业的需求。2016年,安徽省成立安徽产业升级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我行理财资金持有该基金优先级份额,投资于安徽省内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
为推进普惠金融建设,支持我省中小微企业发展,我行理财资金通过有限合伙基金的形式,发起设立了3支专门用于满足地方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创盈系列基金,加大扶持中小微企业,共享普惠金融带来的成果。
另外,2016年夏季,安徽省内遭遇洪涝灾情。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防汛工作的部署要求,根据行领导关于扶持受灾网点业务发展的要求,我行紧急启动“情系灾区”专属公益理财产品发行流程,销售区域为6家受灾网点,助力灾区人民早日重建美好家园,受到各界好评。
2016年,我行还荣获了“中国银行业理财机构最佳合规奖”、“资产管理金贝奖”,“创赢”系列理财产品获选“金牛理财产品奖(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本利盈”系列获选“金牛理财产品奖(保证收益型)”。
六 长风破浪会有时 改革浪潮奋楫先(2016-2018)
2016年,根据“35号文”要求及我行理财业务改革方案,我行明确了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的“二级部——一级部——专业子公司”三步走战略。我行理财业务治理体系第二阶段改革落地,徽商银行资产管理部(一级部)成立。在监管部门、行领导的关怀指导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鼎力配合下,我行资产管理业务贯彻落实“加大有效投放、服务实体经济”,全面推进“新金融”建设,截至2016年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喜破千亿, 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实现了资管业务的弯道超越。
2016-2018年,我行资管业务创新投放应收账款资管计划、债权融资计划、各类基金等,盘活存量资产,腾挪有限的非标额度,为全行维护战略客户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信贷、托管、存款、结算等业务的协同,“综合金融”效应凸显。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的2017年全国理财评价活动中,我行喜获“收益能力排名”、“创新能力排名”、“城商行综合理财能力排名”三个指标奖项,其中“收益能力排名”、“创新能力排名”均为首次获奖,这表明我行理财产品业务创新能力得到监管机构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2018年,我行委托兴业“钱大掌柜”代销我行个人理财产品,客户群覆盖了包括北京、浙江、新疆等25个省、市、自治区,“智慧理财”首次走向全国,品牌影响力日臻扩大。
七 资管新规新时代 理财子获批筹建(2019)
随着资管新规、理财办法的出台,理财业务面临存量整改、产品净值化转型和理财子公司筹建“三期”叠加,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9年,我行根据新规要求,推出了“徽安”活期化产品、“徽安”按日开放产品、“徽福”封闭式产品、“徽享”定开式产品等多款明星产品,以及多款私募产品。“徽安”系列整体规模突破1100亿元,其中“徽安”活期化产品规模突破800亿元,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凸显。徽安产品还为分支行创造了关键时点存款转化的有效工具,季末、年末最后两天该产品赎回超过70亿元,直接促进了负债的发展。2019年末,全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近1900亿元,较上年末净增736.85亿元,增幅64.53%。我行智慧理财净值型理财产品系列喜获2019年“金理财”净值型理财产品卓越奖。
与此同时,资管人主动作为、义不容辞的协助分支行开展综合营销工作。资产管理部牵头发起了“基建补短板循环投”业务,在全行内快速推广,成功投放近120亿元,同时派生时点存款约100亿元,为全行非信贷资产创设开辟出一条符合监管要求、符合我行特色的道路。机构客户方面,开发了海螺水泥、中鼎股份、聚隆股份等大客户,尤其是海螺水泥成功购买我行理财产品120亿元。个人客户方面,与分支行协同,赴安徽省委省政府、安农大、合肥公积金中心等场所开展以“理财教育公益行”为主题的宣传推广活动,吸引行外客户近万人,社会反响较好。
2019年8月23日,徽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批筹建,我行成为中部第1家、城商行第3家、全国第12家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的商业银行。设立徽银理财是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母行与子公司在客户建设、业务拓展等领域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对经营发展转型的战略支撑作用,有助于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增加金融产品供给,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八 共克时艰抗疫情 理财余额超2100亿 (2020--)
进入2020年,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资产管理部坚守岗位、克服时艰,在全行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20年2月7日,全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喜破2000亿,其中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1220.47元,占比超过60%。2020年4月,我行理财产品最高时点余额突破2100亿元,更是创造历史新高。
在行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统筹安排各项业务过渡工作,顺利保障理财子公司于2020年4月28日正式开业,成为中部第1家、城商行第3家获批开业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目前,我行已与理财子公司签署了存量理财产品委托管理协议,确保存量理财产品正常运作,委托管理工作合法合规开展,各项业务安全平稳过渡。
发展“大资管”业务是我行主动从资产持有传统银行向资产管理新兴银行转变的根本需要,既是经营转型的内生动力,也是顺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外在需要。发展“大资管”业务,有助于降低资本消耗,有助于驱动业务增长与拓展盈利来源,有助于改善收入结构,有助于拓展与挖掘价值客户,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进入理财子公司新时代后,我们资管人将继续加强母行与理财子“大资管”业务资源整合,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地方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值此行庆15周年之际,谨以此篇献给所有关心支持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领导们和并肩战斗过的同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