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的“刻骨铭心” 2020年7月,我从事内审工作刚好满三年,已深知内审人员的繁忙和充实,近一年比起我初来的一两年忙的更辛苦些,参加了多个内审项目,担任了多个项目重要角色,审计发现多个重大问题;学习了大量内外部制度、发表多篇审计相关论文、获得单位内审多项奖励。这些工作与成绩可能一句话说出来很简单,但确实流了不少汗水,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三年的审计工作经历,让我感悟深刻,所谓“刻(克)、鼓、明、心”,真谓刻骨铭心。 刻(克),就是刻苦、克服、克制。首先刻苦,就是付出,审计人员要想让审计对象信服,唯有练就过硬的本领,从实践中来再到理论中去,具备一定的业务操作经验,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要比常人花费更多的时间,我们白天参与审计、报告撰写,晚上学习监管制度、审计前沿、同行好的做法,并利用平时挤出的时间尽可能参加注册会计师、法律职业资格等考试。所谓克服,就是改变,从事审计后我参与很多并非我曾经专业的业务,像运营、集中采购、财务、消保、征信等等,学会了从业务专到通再努力到精。所谓克制,就是求缺,也就是从不自满,每参加一个项目,每合作一个同事,每遇到一个审计对象,从中我都能学其所长,我发现审计审计,让我也不断审视自己,有句话不是说“读过的书,行过的路,遇见的人,终究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底气”,审计也是如此,所以做审计我需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保持“花未全开月未圆”的求缺心态,才能进步的更快。 鼓,就是鼓起勇气、鼓舞士气、鼓足干劲。所谓鼓起勇气,有不少行外人觉得内审是吃力不讨好,净得罪人的事。不说他们对审计的误解,但要想敢于揭露问题,坚持原则、客观求实,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鼓起一定的勇气。所谓鼓舞士气,近年我们很多内审项目得到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审计结果运用充分,业务流程得到优化,财务成本得到节省,操作风险得到防范,审计人员受到嘉奖,很是鼓舞士气。所谓鼓足干劲,伴随内外部监管的趋严,金融机构运营规范性逐渐增强,审计持续监督职能备受效用考验,业务基础问题、屡查屡犯问题、重大问题渐少,管理问题渐显难度,建设项目审计、战略管理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科技类审计已提上日程,我们审计技能迎来新挑战,所以必须鼓足干劲,加油干,才能出成效。 明,就是明确、明显、明朗。一是我们内部审计方向更加明确,即以审计之准,促发展之稳;以审计之进,夯发展之基;以审计之深,提发展之质的理念已经形成,内部审计生态链的构建,审计视野将落点更为准确,审计会温暖而不失力量。二是我们内审作用的价值、向心力更加明显,管理的审计、审计的管理,我们内部审计不再仅仅是企业治理的手段,也是企业管理的手段,审计促使问题屡查屡犯到屡犯屡查不再犯及管理者在稳中求进、变中求机的价值凸显;个人利益向单位集体利益靠拢,部室之间战略看齐、审计联席监督合力等不断增强。三是三年从事审计工作的努力使我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八大疑惑更明朗,即审计能否发现问题?审计怎样发现问题?审计如何记录问题?审计怎样沟通问题?审计如何定性问题?审计怎样报告问题?审计如何建议问题?审计怎样追踪问题?等开始清晰。 心,就是责任心、荣誉心、感恩心。责任心,业务发展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一个缺乏审计约束的运行机构,必然导致问题百出。所以审计严明,行运兴。作为一名审计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以责任、清廉、依法、依规为本,以保障本单位健康高质量发展为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内审人员要权衡审计问题涉及广度、深度、远度,对不应干涉的坚决不干涉,对发现的重要问题则不能单纯地停留在问题的揭示层面,而是要通过对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引发具有警示意义的全局性思考,不能以内审为由,经不住诱惑,怕担责、得罪人,能省则省,这就是前面说的要鼓起一定的勇气,保持自我,我们要做到应审敢审善审方能少审。所谓荣誉心,审计论文的登刊、内审协会的获奖以及日常参加的审计活动获奖,使我们荣誉感“爆棚”。最后说下,感恩心,其实,从事审计这三年,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这是个要求极其上进的职业,这是个非常优秀的职业,这是一个逼着我不断学习再学习的职业。从事这样的职业,相信我们会变得更努力更优秀,所以感恩审计,感恩徽行,让我们如此才华横溢。 最后,以“刻、鼓、明、心”, 时刻提醒自己,时刻警醒自己,时刻勉励自己;鼓起勇气,鼓足干劲,鼓动精神;明确目标,明确位置,明确责任,怀抱一颗荣誉的心,感恩的心,虔诚的心,逐梦芳华,为把徽商银行建设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银行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