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载欣荣 秉心致远
艰苦奋斗玉汝于成
来源: 合肥分行巢湖夏阁支行 作者:郑国强 发布时间: 2020-12-11

200510月,我有幸成为合肥市商业银行最后一批入职员工,见证了徽商银行联合重组的历史性时刻。今年是徽商银行挂牌成立15周年,也是我入职徽行的第15个年头。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回忆15年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难忘岁月,自是思绪万千、感慨颇多,唯有铺纸燃烟,作文以记。

第一个五年(2006-2010年),夯基固本,懵懂成长。

那段时光在工作上可谓是最“没心没肺”,但也是接触银行柜面业务最多的时候。挑捡破币、整理凭证、传递文件、加钞清分、代发工资,这是我每天工作的日常。每当听到大姐咯哒、咯哒、咯哒连续拨弄三下算盘,就是盘账下班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无外乎把计算器上的数字输到电脑,显示“碰库成功”。现在回想起来,在徽行的第一个五年,感觉自己更像一颗小图钉,凡事领导指示安排,执行力有余,思考性尚缺。

2010年,支行行长的一次谈话对我至关重要,让我突然“开窍”、恍然大悟。记得行长对我说:“你们同一批进入徽商银行的很多人通过了转正考试,有的取得了主管资格,还有的已经在主管岗位,你还在原地踏步”。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此,加倍努力、孜孜不倦。

第二个五年(2011-2015年),刻骨钻研,厚积薄发。

这段时期,分别从事会计经办、综合柜员、业务主办、大堂经理、理财经理、网点转型专员等岗位,让我自身的综合素养逐步提升。在支行期间,有加班三人组,加班总有人陪;有学习小分队,同事们一起报班上课、通过考试。还记得在网点转型前,支行大堂经理是一位快退休的大姐,那时候只要有情绪激动的客户在厅堂,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将客户带到小房间,端茶倒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调侃大姐的“小黑屋”谁都能搞定。实行网点转型后明白了,这是对于情绪易激动的客户一种应对方式。

刚进分行的时候,第一次完成零售业务规划编制,是主管手把手教,自己边学边做,每块业务找前辈们请教来龙去脉,前辈们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总行零售规划会现场,因我的疏忽,PPT无法正常播放,领导几乎脱稿汇报,现场的我当时立马觉得手心发凉。然而,会后领导并没有指责我,这让我牢记在心。以后的工作,一定要多想、多想、再多想,仔细、仔细、再仔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有序完成。在分行工作期间,让我体会到,开展工作要统筹全局,处理工作要细致入微,推进工作要通力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

2015年,合肥分行网点数达到62个,储蓄存款240亿元,零售非储资产99亿元;信用卡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直销团队正式组建,周末必胜客满百减三十,超市满百减五等活动逐渐被客户熟知;通过网点转型、“一行一区”的推行,分行零售业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储蓄存款新增量也能和建行比肩。这一年,部门领导鼓励我要多做尝试、敢于挑战,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为更好响应全行号召,投身普惠金融,我报名参加行内考试,并顺利成为一名普惠网点负责人。

第三个五年(2016-2020年),迎难而上,直面挑战。

20161118日,巢湖夏阁支行正式开业。第一次管理普惠网点,方知当家不易。对外,要争取政府代发、营销个人客户、开拓新兴市场;对内,要与分行部室、兄弟支行和谐相处。特别是如何让支行员工提升自我、更好实现价值,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段期间,通过与政府联合持续开展系列活动,例如篮球赛、文艺汇演、老年棋牌赛、书法展、送电影下乡等,得到了镇政府的认可。同时,支行按照总、分行服务管理相关要求,在当地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口碑。支行也抓住区域老年人为主的客户特性,持续与镇老龄委合作,2016年起将金融课堂搬进镇上10所老年学校,持续至今,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2019年支行获得“巢湖市敬老文明号”光荣称号。这背后离不开每一位支行员工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

202011月末,合肥分行网点数达到98个,分行储蓄存款已超500亿元,非储资产已超400亿元;零售指标也是屡创佳绩,零售服务和产品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信用卡卡片种类40余种,新户开卡三重礼,月月刷三重礼,皖新联名卡购书礼,汽车卡专属活动,周末缤纷汇,美团、京东立减,高速畅行礼,信用卡活动更加丰富,客户吸引力持续提高。

这段时间,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个观点,一是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二是多向优秀的人学习请教,因为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成长的每个阶段结束,都是下一阶段的起点。展望下一个五年,我会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和沉着稳重的做事姿态,在自身工作岗位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发挥新作用、作出新贡献、实现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