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载欣荣 秉心致远
十五年,我与徽行共成长
来源: 系统开发部 作者:施娟 发布时间: 2020-12-11

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入职于蚌埠市商业银行,成为一名科技部门的员工。2005年徽商银行成立,我有幸见证了这一美好而难忘的时刻,从此我与徽商银行共成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越了每个台阶、经历了不断超越自我的美好历程。徽商银行就像母亲一样为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生命的源泉。

记得徽商银行成立前夕,参与组建的地方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从业务到科技,无一不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当时科技部门一下到位了很多型号的电脑、终端和外设,准备投放到各个网点柜面使用,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各种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测试以及调试安装工作。经过两天夜以继日的测试,大家终于摸索出各种设备搭配使用的方案,然后就开始大面积部署起来,有时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才能回宿舍休息一下,早晨八点前还得按时到岗,但没有一个同事叫苦叫累,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觉得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

这期间,有一件事最令我难以忘怀。当时正值外地的父母去蚌埠看我,见我很忙,他们呆了几天就准备回家了。不料临行前一天夜里,父亲的胆结石犯了,疼的彻夜未眠。而在那么紧张的工作氛围下,我没法请假带父亲去医院,父母又人生地不熟,无奈只能求助于父亲的一个好朋友陈叔叔,让他陪着父亲去看病。很快医生给了诊断,需要尽快手术。我立刻担心起来,父亲住院我哪有时间照顾他呢?陈叔叔看出了我的疑虑,让我安心工作,他来找医生和照看父亲。就这样,父亲做了手术,手术前我去医院签了字,其余没有一点时间照看他,陪伴他,现在想想都挺内疚的。

2006年,我被分行推荐到总行科技信息部工作。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心情,真可用唐朝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形容。但现实很快把我打回原形,来到总行后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感觉自己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还很多。当时我被分配到核心业务系统工作组,核心业务知识不了解、技术架构不懂,一度让我无所适从,心灰意冷,曾在一次次挫折面前默默垂泪。这时领导和同事们不厌其烦地来到我的身边,一句句的鼓励,一次次地的引导,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信心。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真切地感受到:小鸟找到了归家的栖巢,小溪拥抱了汇聚的大海,我涌入了“徽扬青春,筑梦远行”的壮志旋律中。

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我暗暗下定决心,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在进步的步伐中,徽商银行更是东风劲吹、万象更新。2007年底成立短短的二年时间,全行总资产就突破了千亿元大关;2009年,徽商银行成功跨出安徽,在江苏南京设立了首家省外分行,跨区域发展取得零的突破,业务发展空间得到不断拓展,这离不开全行员工辛勤的汗水,更得益于行领导正确的领导。徽商银行成立的前几年,全行针对机构臃肿、人员众多的分支行,进行机构网点的有效整合与精简、不断强化工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才带来全行又快又好的发展。

我的命运早已与徽商银行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徽商银行的企业文化、思想深深地吸引着我、鼓舞着我。全行上下带着“创一流品质、建百年徽银”的美好愿景,牢记客户与股东的利益以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本着“亲和、高效、专业”的服务理念,精细管理,合规经营,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认可、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徽商银行令我仰慕不止、醉心不已,我为自己是徽商银行的一员而骄傲,将自己的青春梦想播种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无怨无悔!

徽商银行成立以来,身边有太多的人让我敬佩,太多的事让我感动。我亲眼看到很多同事熬过无数个夜晚,加班加点投产上线,累倒在座椅上;很多同事生病也不下火线,吃点药继续战斗;节假日正在老家探望父母,一个电话就像军令一样火速赶往单位;孩子放学只能托管他人,老人生病也顾不上照看;很多怀孕的女同志战斗到分娩的前一刻……每一位同事的身上,都有着说不完让人感动的故事,催人泪目,激人奋进。

2012年初春,天气还有些乍寒,当时我正配合合肥分行进行同城清算系统建设,项目到了测试阶段,合肥分行来了好几位业务专家,他们熟练的业务知识让我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更让我折服。有一天,晚上八点多钟业务人员才完成测试工作,紧接着我开始调度核心业务系统批量,接近十点钟批量结果出来了,经业务核对有问题,累了一天的大家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没精打采。这时有个马大姐站出来说:“根据计划系统就要上线了,而且早一天上线,客户就会早得一天便利与实惠。今晚咱们得有个结果,要不重新来遍吧。”大家想了一下,都明白重新来遍意味着什么……于是准备环境和数据、测试、调度批量……就这样,凌晨3点多,大家如释重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其实作为银行人,像这种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的故事估计说也说不完。

201311月,徽商银行H股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徽商银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徽商银行后期长远发展赢得了充足的资本和信心。与此同时,作为徽商银行的一员,我备受鼓舞,感受到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不竭的力量。股权管理系统是我接手建设的第一个系统,也是维护时间最长的一个系统,我们相互陪伴了十二年。徽商银行上市前的几个月,总行董事会办公室同事和我经常为上市的工作,焦头烂额、挑灯夜战,最终我们共同克服了困难,度过了难关。当亲眼见证到徽商银行发布上市的那一瞬间,我喜极而泣,心在澎湃,热血在沸腾,为自己能够贡献一份力量而无比自豪,为徽商银行的荣耀而喝彩。

作为一名中后台服务工作人员,虽然不是直接面向客户,但我深知中后台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在工作中我从不敢懈怠,踏踏实实地做好每项工作。多年来我奉献徽商银行的梦想实实在在,不在云端雾里,而是汇聚在我辛勤的汗水里,用它来浇灌孕育我的这片热土。服务徽商银行的追梦路上,我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砺炼前行。

经过多年的磨练,本人在2016年徽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主机迁移项目中担任多项工作,1500多个接口的全量测试,十几套新老系统环境的搭建与调配,系统版本管理工具的迁移转换……最终我光荣地完成了每一项工作。几个月下来,我瘦了一圈,上线后第五天就生病得了带状疱疹,医生说是长期劳累引起免疫力低下造成的,但只要想起项目成功上线了,我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喜悦,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2017年,我又积极地投入到徽商银行“826工程”大型项目建设中,圆满完成了股权管理系统的迁移和其他相关工作,并被授予“优秀贡献奖”的荣誉称号。

多年来,徽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民众”的市场定位,不断开拓进取,经营规模逐步壮大,综合实力逐渐提高,近几年全行资产、存款和投放连续多年居省内前列。围绕衣食住行等客户息息相关的金融需求,徽商银行不断提升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号召,针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采取定向降准优惠政策,围绕民生、产业、科技、绿色、普惠和扶贫六大金融领域多点发力,坚持创新转型,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0年,徽商银行这个大家庭又新增了四名新成员,随着北京、深圳、宁波与成都四家分行的成立,徽商银行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五年,风雨兼程,同舟共济,我与徽商银行共成长。感恩徽商银行这片热土,孕育了我这粒种子,给予我养料,扶持我长大;感恩身边的领导和同事,给予我帮助和关怀,让我找到了奉献的意义。服务徽商银行、奉献徽商银行,是我人生的理想,心之所向,梦之所归。我要在徽商银行这片蓝天下,继续绽放出炫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