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载欣荣 秉心致远
传承徽行文化,造就百年徽银
来源: 系统开发部 作者:朱仲铭 发布时间: 2020-12-1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一家企业源源不断的动力。述说徽行文化,还是要从这一个“徽”字说起。“徽”字拆开是由山、水、人、文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字是对徽字的绝妙注解,同时也反映安徽是集结了绿水、青山以及深厚人文底蕴的福地。徽商文化起源并发展于安徽歙县,以“贾而好儒”、“义利并取,以义为先”为徽商文化的传承精神。徽商银行的企业文化正是传承此优秀的精神并与优秀银行基因相融合,在徽商银行这十五年的发展当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与文化内涵。

岁月如梭,徽商银行迎来了十五周年。十五年的徽行文化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徽商银行最早可以追溯到合肥市商业银行,以“改革、创新、发展”的文化思想,使合肥市商业银行取得快速发展。到2005年,徽商银行正式成立,其充分传承和发扬徽商文化,同时融合现代银行的企业特色,发展出自己的企业文化——徽行文化。往后几年中,徽商银行进入快速发展的道路,不断扩大市场范围和增加业务产品类型,而到了2013年,徽商银行在港交所上市,标志着徽行文化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时期。时至今日,徽商银行已经走过十五个年头,这十五年来徽商银行取得骄人的成绩,截至20207月,在全球银行1000强的榜单中排名第126位,国内城商行中位列第5。同时,徽商银行四家省外分行(北京、深圳、成都、宁波)今年正式对外营业,除了南京分行外,再一次开拓省外版图。在每一位徽行人的努力下,徽商银行在“创一流品质,建百年徽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徽行文化的使命不仅“成就客户梦想”,而且“承担公民责任”。徽商银行在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徽商银行坚持“一体两翼”的战略,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金融支持,同时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服务中小企业是徽商银行的责任担当,同时也是徽商银行的发展之道。近些年,科技金融业务是徽商银行重要战略部署的部分,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创造金融服务新产品,同时采用创新投贷联动业务,为优质科技型企业提供债券和股权支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揭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徽商银行与时俱进,响应国家的号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创建绿色金融服务和管理体系,加大绿色生态产业的金融支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徽行文化的引领下,徽商银行肩负着社会的使命和责任。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之年,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以及暑期的洪涝灾害,这不仅是对社会的一种考验,同样也是对徽商银行的一种考验。徽商银行以大企业的担当精神,充分发挥“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积极作用。新冠疫情发生之际,徽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金融服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发放抗疫物资,出台优惠利率贷款政策,全力保障客户的金融需求,做好金融服务。在暑期的洪涝灾害当中,徽商银行开展防汛救灾帮扶工作,不仅为抗洪救灾的一线官兵们送上防汛物资和慰问品,同时做好防汛救灾金融服务,为全省防汛救灾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吸引有志之才,培育可塑之才,使用胜任之才”是徽商银行企业文化中的人才理念。在岗前培训中,新员工收获的不仅是对徽商银行企业文化和银行业务的了解,更是通过入职前培训,使新员工从社会人到银行人再到徽行人的转变。作为今年一名新入职的徽行人来说,我切实感受到徽商银行对员工培养的重视。加入徽商银行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岗前培训和部门内的专业培训使我更快、更好的胜任工作,同时让我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十五年的风雨征程,十五年的创新改变,造就徽商银行今日的辉煌成就。徽商银行十五年来,坚持传承徽商精神,经历了从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到跨区域经营、国内领先行列城商行的转变,无不是在一次次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深耕细作、激流勇进。下一个十五年,我愿与徽商银行一同见证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