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这个穿越无数苦难,和辉煌岁月的执著梦想,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从大学步入社会,我成为了徽商银行的一员,第一年一直跟在师父后面学习业务。在追逐“小康”的路上,这个兢兢业业、默默奋斗的长者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那一年,是2012年。
8年后,师父即将从工作岗位退休,我申请了一天假,想陪师父站完最后一班岗。走进师父办公室,师父看到我来有些迟疑,又有些激动,他平复了一下,笑着朝我招了招手,“来,给你看样东西”。师父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本相册,相册一页页的翻过,他的思绪也回到了从前。
师父指着一张红色徽商银行门头下面的合影,跟我说,那天是2005年12月28日,经过长达一年的艰难重组,徽商银行在合肥市召开了成立大会,这标志着我国首家由城商行和信用社合并重组而成的商业银行,正式诞生了。师父说:“那一年我44岁,那是我们奋斗的果实啊!那一年,徽商银行阜阳分行存款 18.6亿元,贷款 8.45亿元,利润 1815万元,我都记得!”
一张2013年的照片,师父停留了很久。我问师父,我说师父这张照片没您啊,师父说这是2013年临泉支行成立时的照片,临泉支行当时的成立标志着徽行在阜阳县域全覆盖了,徽商银行在那个时候作为城商行真正意义的全面扎根阜阳,“那个历史时刻虽然我没去,但是,我自豪啊!”师父笑着说:“那一年我40岁,那是我们奋斗的果实啊!那一年,徽商银行阜阳分行存款 40亿元,贷款 18亿元,利润 2100万元,我都记得!”
相册中,一个打印出来的《打造金融扶贫的“徽银模式”----徽商银行阜阳分行扶贫工作纪实》和两张兴隆村的照片吸引了我。师父告诉我,兴隆村是咱们行定点帮扶贫困村,2014年的贫困发生率高达百分之十一。经过近年来的精准帮扶,该村2017年实现贫困出列,所有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2018年,咱分行获评了“徽商银行扶贫工作先进分行”。4名员工荣获“徽商银行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金融时报也对我们行的扶贫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分行更是荣获了“阜阳市脱贫攻坚优秀包保单位”称号。师父说:“那一年我59岁,那是我们奋斗的果实啊!那一年,徽商银行阜阳分行存款规模306亿元,贷款248亿元,利润9亿元,我都记得!”
当翻到一张柜台的照片时,我停住了,我问师父,这是今年疫情初期的营业厅照片吗?师父说:“是啊,疫情初期,多少人坚守岗位,成为勇敢的逆行者,咱们徽行的一线员工也不例外。这个特殊时期,银行没有关门不是为了业绩,而是为了稳定,这是一份社会责任!向每一位奋斗在各行业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今年,这么难,咱们行上半年存款 312亿元,贷款 292亿元,员工突破470人,今年我。。。。。。退休了,我还都记得!”
相册翻完了,师父望向窗外,似乎比往常更平静了,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从相册中抽出一张师父带着党徽、荣获“先进党员”时的照片,我问师父:“这张照片,可以留给我吗?”师父楞了一下,好像是想说些什么,但又什么都没说,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起身给了我一个拥抱。
师父在岗位上的奋斗停止了,而我的奋斗才刚刚起步。看着师傅留给我的照片,师父奋斗路上的点点滴滴,一遍一遍的从我脑海中闪过,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在小康路上默默奋斗的身影。
回首新中国走过的70年,从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到即将奔入全面小康社会,新中国7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不都源于像我师父那样“爱拼才会赢”的不懈奋斗吗?!
请师父放心,我们一定奋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让徽行人逐梦芳华的奋斗精神继续、永远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