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改革的范本,徽商银行经过五年的探索、改革、发展,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实现了主要经营指标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市场份额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全国城商行阵营中的排名稳步上升,在安徽金融同业中连续四年实现对公存款余额和对公存款新增额两项第一的好成绩。围绕上述话题,徽商银行董事长王晓昕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五年来,徽商银行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资产总额已突破2000亿元,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您认为其中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王晓昕:优良业绩得益于我们正确处理好了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注重结构调整、经营转型和风险管控,重视业务结构的合理性和业务发展模式的科学性;二是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系统设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三是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关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徽商银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四是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对传统管理方法进行系统性的创新,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五是全局和局部及个体的关系,既关注和重视局部及个体的诉求,更重视全局的整体目标实现;六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全行上下统一行动,积极贯彻总行的发展战略部署,努力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统一。

记者:您觉得五年来有哪些事件对徽商银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晓昕:回顾这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认为至少有这样四件事值得一提。

一是增资扩股。此举增强了发展后劲,提高了应对潜在金融风险的防御能力,从而化挑战为机遇,在本轮银行业增资潮中抢占先机;二是全行上下紧紧围绕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面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果断采取了包括积极支持安徽省重点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内的八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三是成功跨出安徽,在南京设立第一家省外分行,在完成省内中心城市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的跨越,为我们下一步“挺进长三角、面向全国”的跨区域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四是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进,通过深入挖掘徽商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结合时代特征,梳理形成全行统一的企业愿景、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核心价值等,培养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具有本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全行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记者:徽商银行小企业特色金融服务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充分肯定。您觉得有哪些成果可圈可点?

王晓昕:徽商银行成立以后,继续保持服务小企业业务领先优势,已经成为服务安徽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和主办银行。早在成立之初徽商银行便在总行设立了一级管理机构——小企业银行部,作为全行小企业业务管理部门。在小企业业务资源较丰富的合肥、芜湖、马鞍山等5市设立5家小企业特色支行,实行准事业部制经营改革试点。在多年摸索和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同业先进经验,以小企业业务专业化经营为宗旨,于2010年启动小企业经营中心建设,努力在经营中心实现小企业业务发展的五个差异化,即管理体制差异化、队伍建设差异化、业务流程差异化、授信制度差异化、考核激励差异化。

截至201012月末,全行小企业贷款余额256.06亿元,是成立初的4.33倍;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由成立时的7.54%降至2010 12月末的0.58%,在安徽地区商业银行中,徽商银行小企业余额和新增额均名列前茅,先后荣获2006年度全国小企业贷款工作先进单位,2006 20072008年度安徽省支持小企业贷款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度安徽省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在中国银行业高峰论坛上被评为“最佳中小企业银行”。

记者: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安徽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请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徽商银行的战略规划中处于什么位置?

王晓昕: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完全符合徽商银行发展需要和根本利益。因此,徽商银行在制定2010-2012年三年发展规划时,就自觉地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型示范区建设、合蚌芜自主创新试验区以及皖北发展与我行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力求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信贷结构,深化金融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徽商银行坚持“立足安徽、挺进长三角、面向全国”的三步走总体战略目标,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59个县(市区)一直是徽商银行发展的重点区域,金融服务已全面覆盖9个城市,并在列入示范区的36个县中的10个县设立了支行,占徽商银行县域支行的一半以上。此外,我行试点多元化经营方面有两家金融机构——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和无为徽银村镇银行均设在皖江区域,我行已设立的17家小企业特色支行也全部分布在皖江城市带。